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年10月20日 阅读:  次

〔通讯员  刘勖珂 余程〕1019上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谭玉兰主持会议校党委书记彭小奇教授、副书记刘志敏教授、宣传部何文部长、湖南日报理论部副主任尹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小李教授副院长钟佩君教授、副院长阮东彪博士、党总支副书记谭小红和所有没上课的教师、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其中,陈明、谢素科、雍容波、谭凯、吴红、龙淼、谭彩霞等部分师生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与会师生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通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政治宣言,是引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

学校党委书记彭小奇在发言时指出,我校在消除教育的不公平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我校现有7000余名公费定向师范生,这意味着我我省农村小学贡献了大批优秀教师。保证和改善民生水平的第一条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我们作为高校,特别是毛主席的母校,又作为湖南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有了优秀的小学教师才有优质的小学教育,有了优质的小学教育才能为优质的基础教育建设服务。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面,我们要认真思考一师人该做出什么,可以做什么。最后彭书记谈到,十九大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会发生巨大变化,希望各位老师把十九大精神在深入学习领会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带进课堂,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校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入领会其精神。

刘志敏副书记在发言时指出,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对我国发展阶段的高度概括和认识,对我们今后理清发展思路至关重要。在谈到城乡教育一体化这一热点问题时,刘书记指出我校的六年制培养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体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国际形势方面,报告表达了每个共产党员、每个中国人的心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要做到四个自信,这样才能有底气、有勇气战胜一切。

周小李院长在学习交流中谈到,十九大报告蕴含着守初心、重民本、善创新、敢斗争和勤探索五种精神力量,是今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我们要认真精读报告全文,深入研讨报告内容,深刻领会报告精神,第一时间实施思政课艺术化教学方法,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十九大精神,更要进一步创新如何将十九大报告内容艺术化融入思政教材、思政课堂和大学生头脑的教学模式。

阮东彪副院长在学习交流中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过程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是十九大的最大贡献。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尽快把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

钟佩君副院长在学习交流中谈到,听完报告感觉更加自豪、自信,对于老师来说,今后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更有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钟院长认为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谭小红副书记在学习交流中谈到,报告中出现的“新时代”使他印象最为深刻,报告对于“新时代”这个词用了几个关键的词语阐述了具体的内涵,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民族复兴”、“世界舞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回答了我们该走什么样的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为全世界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反映了党中央清晰、开阔的治国理政思路。

紧接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雍容波、谭凯、吴红、陈明、谭彩霞也分别从“从严治党”、“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自信”等方面做了发言,老师结合自己本职工作,对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提出了建议。学生代表16思政一班何香含,16级免费师范生陈雅贝、凌紫轶也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本次座谈会师生围绕教育与自身发展畅谈了对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同时也表达了马院师生誓做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力量的豪情壮志。